肌內效(英文名: Kinesio Taping)貼布主要由特殊噴膠以及外層的布材的延展性(波浪紋路)組成,透過物理的彈性及包覆性,有效幫助肌肉收縮,並提供關節肌肉穩定性、預防運動傷害。
肌貼主要由特殊噴膠(波浪紋路)以及外層的通氣布材的延展性組成,且只有貼布縱軸有彈性,隨著溫度提高有助於黏著。貼布本身不具有藥物成分。
疼痛門閘理論(gate control theory) - 是透過肌貼對患部施加壓力、牽拉,刺激位於表皮的觸覺受器,減少疼痛訊息直接傳遞至大腦,進而減緩疼痛感。
舉個例子: 你一定有過撞到手軸的經驗,我們會用另一隻手壓住受傷部位來減少疼痛感,肌貼的止痛作用就是這個原理。
下水道原理 - 當貼布緊密與皮膚密合時會產生皺摺、增加皮膚與肌肉之間的空間,讓局部的組織液、血液、淋巴液有更多空間進而加速代謝。
因此,肌貼也會用在瘀血、水腫的狀況,讓肌貼在貼紮時的回縮特性將組織液或血液淤積引導往依定的方向流動。
蹺蹺板原理是利用肌貼本身的彈力,模仿肌肉收縮的效果,進而對肌肉產生加強或放鬆的作用。
當肌貼的回彈方向與肌肉收縮方向相同,則有加強肌肉的表現;
反之,當回彈方向與肌肉收縮的方向相反,則有抑制肌肉的表現,進而達到放鬆的效果。
同時也可以透過貼紮方式控制肌肉張力,防止肌肉不正常收縮,間接達到矯正姿勢的作用。
資料參考:健雄診所
肌貼搭配不同的剪裁方式以及貼法,能對肌肉有不同層面的幫助,以下介紹最常見的5種貼法,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調整。
作用: 為最常見、入門的貼法,可運用順肌肉紋理、逆肌肉紋理達到加強(順紋理)和放鬆(逆紋理)的效果。
貼法與剪裁: 幾乎所有部位都可以用I型貼法且不須剪裁。
作用: Y型貼法可調整肌肉張力,促進血液循環代謝,根據不同的貼布方向可達到放鬆肌肉/或促進肌肉收縮。
貼法及剪裁: 貼布其中一端對半剪裁,另一端不剪裁,較常使用於放鬆肌肉的作用。
若貼於小腿,可將支點固定於貼布未剪裁那一側,並將剪裁的兩端沿著小腿肌肉紋理向上黏貼。
作用: 激痛點處理(集中痛點、提高痛點)、炎症急性治療
貼法及剪裁:在中間兩端分別減一小段直線、中間不剪斷,裁好後,貼至伸腕肌腱上並利用黏性及彈性輕微拉緊成X狀,藉由四個分支的尾端拉回中間的錨點壓力,促進錨點位置血液循環,起到止痛消腫的目的。
作用: 能有效促進局部組織循環(如: 消除腫脹、水腫、瘀青)、也有限制收縮的作用。
相教於I型、Y型,爪型力道是分散且溫和的,通常會成雙使用,將兩塊爪型交疊成網狀
貼法及剪裁: 將肌貼尾端剪裁成4個分支,藉由多個分支牽動皮膚,將組織液引導像最近的淋巴結。
作用: 改善局部水腫或瘀血。
貼法與剪裁: 貼布兩端不裁減,中斷裁減多個分支。由於貼布兩端皆為固定端,穩定效果良好,中間剪裁的部分則能促進淋巴引流,有效改善局部水腫或瘀血。
肌貼固定點以及延展方向會影響到肌貼的作用- 加強肌肉收縮或使肌肉放鬆
終端到起點 – 貼布回彈方向與肌肉收縮相反,與利於肌肉放鬆
起點到終端 – 貼布回彈方向與肌肉收縮相同,與利於肌肉收縮
備註: 起點為開始,固定端貼妥後,向後延伸的一端稱終端
肌貼主打伸縮性、透氣、且不含藥性的彈性貼布,透過本身的特殊波浪紋路及噴膠來帶動筋膜、肌肉,進一步達到增加循環、支持保護...等作用。